除了到檳城植物園,我們還探索了檳城國家公園 (Penang National Park),考察沿岸的生態,尋找各種有趣的生物,並了解當地海龜繁殖地的運作。另外,我們又到訪森林,欣賞一草一木,充分感受到檳城大自然的生命力,同時反思如何平衡生態旅遊及生態保育。
項目主任 Ryann Tam 感言
我們分別從水路及陸路探索檳城國家公園。第一天乘搭快艇至 Pantai Kerachut,近距離看到不少停棲的猛禽,包括白腹海鵰 (White-bellied Sea Eagle) 等。其後,我們到達國家公園的海龜繁殖地。保育人員如發現海龜產卵,會將龜蛋轉移至保育中心,協助小海龜孵化。這裡還有一個鹹淡水混合的雙性湖泊,我們觀察到兩種翠鳥:鸛嘴翡翠 (Stork-billed Kingfisher) 和白領翡翠 (Collared Kingfisher)。
第二天我們走在成熟的森林裡,被高聳的大樹包圍。而大盤尾 (Greater Racket-tailed Drongo) 則寫意地站在藤枝上,展現著那對還是完好的尾羽。一邊走著,我想像著香港的森林是否總有機會可以長成這個模樣。
今趟交流來到檳城收穫滿滿,較城市化的檳城已有不少生態觀賞好去處,亦觀察到當地人珍視自然環境的態度,相信馬來西亞是個生態旅遊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