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媒體報導

大自然逐樣解

香港電台電視31

2021 至 2022

本會創辦人及教育總監馬昀祺博士,獲港台電視31邀請,擔任節目《大自然逐樣解》主持,逢星期六晚上八時,為大家介紹香港豐富奇妙的香港生物多樣性。

環保Lover會客室 EP6

環保Lover會客室 EP6

Hong Kong 2050 is Now

2024-08-08

本會創辦人及教育總監馬昀祺博士向聽眾分享了踏上環境教育之路的經歷,由在大學時期修讀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到參與大埔滘自然護理區的樹木量度及研究工作,繼而成立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推動本港環境教育發展。同時,他亦表達了對香港2050年的願景,昐望香港政府能訂立具體的環教行動藍圖,達到環教在香港教育制度的主流化,以及促進環教業界的團結合作與人才培育。

凝聚香港 | 玩樂好去處 – 鰂魚涌商業區綠化園林

凝聚香港 | 玩樂好去處 – 鰂魚涌商業區綠化園林

港台電台32

2024-07-15

城市中的綠化園林,除了能為人們提供休憩的地方,原來亦可以調節氣溫,同時提升城市生物多樣性。本會創辦人及教育總監馬昀祺博士在是次節目中介紹了鰂魚涌的太古中央廣場,指出當中的原生樹木,如土沉香,可以促進昆蟲傳播種子,有利城市生態發展。

本會與太古地產合作,推行了不同類型的公眾教育活動,歡迎了解更多

大氣候 | 培訓大專生濕地生態調查員

大氣候 | 培訓大專生濕地生態調查員

香港電台第一台

2024-06-29

相信大家遊覽郊外時,都曾接觸過本地的河溪。但你又否留意過藏在石塊下的水生甲蟲?本會項目主任譚煜耀先生,以及參與「大嶼山保育基金 富甲大嶼 濕地生態推廣教育計劃」的「大專生濕地生態調查員」陳卓朗先生,於節目中分享了水生甲蟲的種類及生態作用。同時,他們亦介紹了計劃的公民科學概念,培訓大專生帶領不同背景的人士,記錄河溪、沼澤的水生甲蟲,推動相關研究發展。一起來探索水生昆蟲不為人知的世界吧(訪問節錄:0:00-35:05)!

大氣候 | 大自然教育

大氣候 | 大自然教育

香港電台第一台

2024-05-18

本會創辦人及教育總監馬昀祺博士,聯同高級教育主任張嘉詠小姐,於香港電台第一台節目《大氣候》中暢談本會不同的教學活動及計劃,如何融合「公民科學」、「自然連結感」、桌上遊戲、實境解謎遊戲等的元素,連繫公眾、親子、青年及樂齡朋友,一同認識香港的生物多樣性,體驗大自然的有趣之處(訪問節錄:0:00-32:06)。

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創辦人<br/>馬昀祺說好大自然故事

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創辦人
馬昀祺說好大自然故事

信報

2024-04-03

本會如何透過不同生物主題的戶外課程,補足香港環境教育不足的問題?本會創辦人及教育總監馬昀祺博士接受信報的專題訪問,講述本會的成立經歷、與活動參加者的互動,以及分享對本港環境教育的願景。

鄉郊保育試驗計劃<br/>推廣小學保育意識

鄉郊保育試驗計劃
推廣小學保育意識

公教報

2024-03-03

本會創辦人及教育總監馬昀祺博士受教區「古道行」工作小組邀請,在「西貢『鄉郊保育』教育試驗計劃」講座中,向小學教育人員分享戶外環境教育心得。他強調環境與人類相互依存的關係,並指出在課堂中融入環境教育的不同方法。

《大自然深度遊 | 城門美猴王》<br/>(蝴蝶部分)

《大自然深度遊 | 城門美猴王》
(蝴蝶部分)

香港電台 31

2024-02-24

原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蝴蝶,有着許多有趣的小習慣!本會創辦人及保育總監沈鼎榮在今集的《大自然深度遊 》中,帶領觀眾探索城門郊野公園及草山,一窺蝴蝶的生存妙招、「古怪」的進食喜好、浪漫的登峰求偶習性,以及了解本地不同蝴蝶分類及觀蝶技巧 (訪問節錄:12:01-23:07)。

環境教育學者眼中的「美麗香港」

環境教育學者眼中的「美麗香港」

香港地方志中心

2024-01-12

本會創辦人及教育總監馬昀祺博士熱愛大自然,足跡遍及肯亞、坦桑尼亞、馬達加斯加等。即使見識過不同美景及生物,仍然選擇扎根香港,成立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推動香港戶外環境教育。在是次專訪中,馬博士分享投身環境教育的經歷,並指出本會的活動如何感染受「大自然缺失症」影響的年輕人,重新踏入大自然的世界,感受自然界的魅力。

綠.遊蹤|第199及200集

綠.遊蹤|第199及200集

香港電台第五台

2023-12-19, 2024-01-05

為何蜂類數目會大減?市民大眾、學生又可以如何透過「公民科學家計劃」及「昆蟲酒店」保育獨居蜂及傳粉昆蟲?本會創辦人及保育總監沈鼎榮、教育及研究經理蘇英健博士有幸獲得香港電台第五台的邀請,一連兩集於《綠.遊蹤》分享公民科學家一同參與的傳粉昆蟲基線調查,以及中學生如何在「昆蟲酒店設計大賽」為獨居蜂設計環保及實用性兼備的「昆蟲酒店」。

《大自然深度遊 | 荔枝窩窩裡鬥》

《大自然深度遊 | 荔枝窩窩裡鬥》

香港電台 31

2024-01-06

本會教育及研究經理蘇英健博士於香港電台 31節目《大自然深度遊 | 荔枝窩窩裡鬥》介紹如何透過「永續荔枝窩」計劃下的米魚復育計劃,將原本近乎絕跡於荔枝窩的米魚重新培育。觀眾可以了解到進行米魚調查的方法,以及米魚對生態的重要性 (訪問節錄:15:45-22:07)。

《香港志》故事專欄|<br/>香港物種新發現 ── 水口水纓甲

《香港志》故事專欄|
香港物種新發現 ── 水口水纓甲

橙新聞

2023-11-30

你有聽過「水口水纓甲」嗎?牠於2013年由一位業餘昆蟲學家發現,被鑑定為水口獨有的新物種,但之後卻未被再發現了。本會教育及研究經理蘇英健博士撰文介紹水口水纓甲的特徵及習性,並談及香港水生昆蟲的研究現況。一起來認識行蹤神秘的水口水纓甲吧!

協會培訓百名公民科學家普查全港昆蟲 揭蜜蜂勤勞、蝴蝶「花心」

協會培訓百名公民科學家普查全港昆蟲 揭蜜蜂勤勞、蝴蝶「花心」

香港01

2023-11-26

於2021年12月展開的「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 傳靠昆蟲教育計劃」,正式於2023年11月完滿結束!當中,「中學生昆蟲酒店設計大賽」有來自10間不同中學的39位學生參與,一共創作了10件昆蟲酒店。他們在兩個月內將作品擺放在學校觀察,除了能明白傳粉昆蟲的重要性,亦能為因城市發展而缺乏生存空間的獨居蜂提供棲息居所,具一定的環境保育價值。

另外,計劃亦包括「公民科學 – 全港傳粉昆蟲普查」,共105人於508個觀察點收集全港傳粉昆蟲數據,是次普查令我們更確定傳粉昆蟲和牠們四周環境對本地生態的重要性。

香港生態保育史

香港生態保育史

港識多史|香港歷史社會研究社

2023-11-15

本會創辦人及教育總監馬昀祺博士獲得「港識多史」的邀請,成為Podcast第35集的嘉賓。他分享了香港植被的歷史,解釋風水林對本地生態的重要性,以及曾經參與的樹木研究工作。另外,他亦指出香港生態的多樣性,例如引用近年來曾發現的新物種—香港半葉趾虎。當然,他仍不忘講述本會如何運用情意學習、互動遊戲方式,如森林浴、《森林的法則》桌上遊戲等,讓學生重拾探索大自然的樂趣。

不一樣的教育:在乎自然之間

不一樣的教育:在乎自然之間

《青年 空間》雜誌

2023-10-19

本會創辦人及保育總監沈鼎榮先生有幸獲《青年 空間》雜誌訪問,分享了投身環保教育工作的契機,以及本會如何利用不一樣的教育方式,透過桌上遊戲、情理兼備的活動方式,鼓勵城市人走出舒適圈,來到郊外,細聽流水聲、欣賞怡人的花朵香氣、感受樹葉的質感,重新認識大自然這位久違的老朋友。

《環環相扣 | 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 - 生態活動》

《環環相扣 | 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 - 生態活動》

ViuTV

2023-09-25

如何利用近在咫尺的市區公園,讓大眾欣賞身邊可愛有趣的小動物?一般人可以如何參與香港的環境保育工作?再者,又如何能以寓學習於娛樂的方式,讓活動參加者吸收生態知識?本會創辦人及教育總監馬昀祺博士很榮幸能成為《環環相扣》第21集的節目嘉賓,分享了本會的多元生態活動,包括公民科學家計劃、實境解謎遊戲、五感探索活動,向公眾展示了環境教育無限的可能性。

#Hashtag Hong Kong

#Hashtag Hong Kong

香港電台 3

2023-07-09

本會創辦人及創作總監勞丕禮小姐獲香港電台第三台邀請,成為 ”#Hashtag Hong Kong” 節目嘉賓,為大家分享城市自然挑戰賽 2023 (香港區) 的比賽結果及OWLHK作為比賽的義務主要統籌之一,如何協助推廣活動,讓更多公眾關注及認識香港生物多樣性,參與公民科學活動,貢獻生態資料庫。

《環環相扣 | 香港生態的桌遊》

《環環相扣 | 香港生態的桌遊》

ViuTV

2023-05-08

如何由零開始研發《森林的法則》這副娛樂及教育功能並重的桌上遊戲?運用桌遊作為教材有甚麼優勢,成效如何?在香港推動環境教育遇到甚麼難題?本會創辦人及教育總監馬昀祺博士有幸成為《環環相扣》第一集的節目嘉賓,和大家分享如何運用桌上遊戲進行環境教育。一起重溫節目,了解更多!

《好孩子星期天》

《好孩子星期天》

香港電台 5

2023-03 至 2023-04

本會高級教育主任孟曉瑩小姐獲香港電台第五台邀請成為《好孩子星期天》節目嘉賓,與小朋友於大氣電波分享生態知識,帶領大家認識市區常見的動植物。

(逢星期日10時30分〈好孩子.小小手救地球〉環節播出)

賽馬會惜水識河計劃 - 紀錄片《與河同行》

賽馬會惜水識河計劃 - 紀錄片《與河同行》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 YouTube 頻道

2022-11-01

紀錄片《與河同行》有本會教育及研究經理蘇英健博士為大家分享如何透過公民科學活動,讓公眾參與科學研究,為科學家收集長期監察數據,從而協助河道復修。蘇博士亦期盼透過教育,能讓大眾建立正確人與河道的關係。(訪問節錄5:50-7:22) 。

蜘蛛俠的「真身」

蜘蛛俠的「真身」

明報 - 副刊

2022-10-10

香港蜘蛛種類繁多,而且各有不同的特異功能和身體結構,一起了解這些厲害的超能力吧。本會早前舉辦的「環保基金香港蜘蛛大搜查生態教育計劃」希望可以打破大眾對蜘蛛的恐懼及誤解,同時帶出牠們對本地生態的重要性。

知多啲:苔蘚4億年前已出現

知多啲:苔蘚4億年前已出現

明報 - 副刊

2022-09-24

苔蘚等於青苔?大眾普遍對青苔的認知就是長在樹幹、石頭或泥土上矮細、扁平的植物,但實際上可以如何分辨?本會創辦人及保育總監沈鼎榮先生為大家介紹苔蘚的基本知識及栽種的要訣,讓大家可以對這些細小不起眼的植物有更多的認識。

大自然逐樣解:沼澤尋奇

大自然逐樣解:沼澤尋奇

香港電台 31

2022-09-10

淡水沼澤孕育了各種各樣的水生昆蟲,這些生物看似平凡不起眼,但原來牠們有許多有趣的行為等待大家發現。今集《大自然逐樣解: 沼澤尋奇》由本會教育及研究經理蘇英健博士為大家介紹這些神秘且鮮為人知的水生昆蟲生態,了解牠們如何適應水底環境。

大自然逐樣解:紅火蟻出沒

大自然逐樣解:紅火蟻出沒

香港電台 31

2022-09-03

令人聞風喪膽的紅火蟻是強勢的入侵物種,牠們會對香港生態造成甚麼影響?喜歡居住在哪些環境?今集《大自然逐樣解: 紅火蟻出沒》,由本會高級教育及研究主任張順智先生為大家講解入侵種螞蟻對自然生態的影響,以及如何防範外來種入侵問題。

大自然逐樣解:螞蟻上樹

大自然逐樣解:螞蟻上樹

香港電台 31

2022-07-23

香港有多少種螞蟻呢? 身形較少的螞蟻到底是怎樣在大自然立足? 蟻后如何繁殖不同功能的後代? 今集《大自然逐樣解: 螞蟻上樹》,由本會高級教育及研究主任張順智先生更深入講解有關本地螞蟻種群,以至牠們的習性、階級與分工等,一起了解螞蟻的世界吧。

大自然逐樣解:竹蜂咬竹蜜蜂跳舞

大自然逐樣解:竹蜂咬竹蜜蜂跳舞

香港電台 31

2022-06-18

蜜蜂同竹蜂有什麼分別? 竹蜂與竹有甚麼關係? 今集《大自然逐樣解: 竹蜂咬竹蜜蜂跳舞》,本會創辦人及保育總監沈鼎榮先生更深入講解蜂類的知識,如辨認蜜蜂總科的方法和蜂類的分工,還介紹了蜂皇漿與蜂蜜的分別,一起深入了解竹蜂的世界吧。

大自然逐樣解:胡蜂當家

大自然逐樣解:胡蜂當家

香港電台 31

2022-06-11

原來香味較濃的蚊怕水和止汗劑,會較易吸引到蜂類! 如在遠足時看到蜂類,應該怎樣和牠們相處和應對? 今集《大自然逐樣解: 胡蜂當家》由本會創辦人及保育總監沈鼎榮先生擔任嘉賓,向觀眾介紹蜂類的基本知識和保育方法,一起認識牠們吧!

OWLHK創辦人推廣生態教育 設計森林生態觀察手記 由參加導賞變為主動學習 香港蘊含大量珍貴野生動植物 獨有汀角攀樹蟹

OWLHK創辦人推廣生態教育 設計森林生態觀察手記 由參加導賞變為主動學習 香港蘊含大量珍貴野生動植物 獨有汀角攀樹蟹

鄰住創本視

2022-06-09

本會創辦人及保育總監沈鼎榮先生很榮幸獲邀接受《鄰住創本視》的訪問,分享他從小接觸生態的歷程,及長大後致力發展香港環境教育行業背後的原因。另外他亦介紹了本會設計的《森林觀寫手記》,在手記的引導下參加者可以在戶外主動探索學習。一起聽聽Bond的分享吧!

PMQ Seed 2021《GREEN & ME 童理·大自然》

PMQ Seed 2021《GREEN & ME 童理·大自然》

PMQ Seed

2022-04-30

本會有幸受PMQ Seed邀請,與其他幾間機構,一起組成《GREEN & ME 童理·大自然 導師訓練工作坊》的培訓團隊,為活動參加者提供環境教育方面的訓練課程,培養他們對環境的同理心。請按影片觀看活動花絮。

留港賞花 靚過日韓冇得輸

留港賞花 靚過日韓冇得輸

東方日報 - 副刊

2022-04-24

受疫情影響不能到日韓賞花?其實在香港也能看到花紅柳綠的景象。跟著本會創辦人及保育總監沈鼎榮先生到香港各個賞花熱點,了解相關的開花資訊,一同欣賞各種各樣的本地開花植物吧!

環境教育師的分享 - 高級教育主任孟曉瑩小姐

環境教育師的分享 - 高級教育主任孟曉瑩小姐

NESSessary

2022-03-28

你有意成為環境教育師嗎?本會高級教育主任孟曉瑩小姐 (Maggie) 很榮幸獲NESS的邀請,與各位分享她在本會的工作經歷。Maggie 提及不少提高公眾環境意識的方法,亦分享了她在推行環境教育時所面對的挑戰,相信能加深你對環境教育工作的了解!

昆蟲酒店為獨居蜂提供安身之所

昆蟲酒店為獨居蜂提供安身之所

明報 - 副刊

2022-03-05

疫情期間未能到外地旅遊,到酒店度假「Staycation」變得普及,原來昆蟲都會住酒店!昆蟲酒店的出現,是希望補足城市發展令棲息地減少的問題,為獨居蜂提供位置繁殖下一代。本會亦希望透過不同活動,包括正在進行的中學生昆蟲酒店設計大賽,推廣昆蟲酒店的概念,讓獨居蜂有多一種安身之所。

蜂界獨行俠築巢儲糧 為寶寶打造安樂窩

蜂界獨行俠築巢儲糧 為寶寶打造安樂窩

明報 - 副刊

2022-03-05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蜜蜂是群居的,但你又知道蜂界也有「獨行俠」嗎?本會創辦人及保育總監沈鼎榮先生Bond為你介紹其中兩種香港可見的獨居蜂,以及牠們如何單槍匹馬,負起育幼的重任。

地球事圓的

地球事圓的

香港電台 31

2022-01-30

外來物種會如何影響生態?你知道牠們有可能造成農業、漁業的損失,甚至是物種滅絕嗎?由本會教育及研究經理蘇英健博士 Ken 與大家探討外來入侵物種從何而來、影響以及解決方法。

知多啲:化身偵探 抽絲剝繭辨別植物

知多啲:化身偵探 抽絲剝繭辨別植物

明報 - 副刊

2022-01-04

香港植物有甚麼特別?香港植物多樣性如此豐富,愈來愈多人對植物產生興趣,更想進一步學習辨認它們!可是,植物種類繁多,入門第一步究竟要怎麼辦?今次由本會創辦人及保育總監沈鼎榮先生 Bond分享學習植物的小貼士!

大嶼山保育基金 12•28接受新一輪申請

大嶼山保育基金 12•28接受新一輪申請

東方日報 - 港聞

2021-12-13

大嶼山保育基金在第一輪申請(2020-2021)共批出18個教育、研究及保育項目,涉及大約5千5百萬元。本會早前申請的項目「嶼民同樂:大嶼鄉郊生態文化教育計劃」就是其中一個成功獲批的項目!我們即將會與不同機構合作,透過創新及富趣味性嘅環境教育活動,帶大家走進大嶼山,認識大嶼山不同生態熱點,更有社區共創部分,邀請大嶼居民分享他們的故事!

人物專訪系列:向大自然出發 — 戶外學習之旅

人物專訪系列:向大自然出發 — 戶外學習之旅

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委員會(COTAP)

2021-12-02

大自然 生態人 2:生生不息

香港電台 31

2021-11-27

今集《大自然.生態人2》訪問我們的創辦人及保育總監 Bond Shum,分享他從小透過觀鳥開始接觸生態,到今天致力發展香港環境教育的心路歷程。跟著Bond和OWLHK的實習生走進香港森林,學習生態知識,感受香港生態的魔力!

蜘蛛很恐怖嗎?都會咬人嗎?有毒嗎?

蜘蛛很恐怖嗎?都會咬人嗎?有毒嗎?

香港電台第五台 - 綠色 Fighting - 地球守護者

2021-11-04

本會教育主任陳思蕙小姐 Silvy 帶大家了解蜘蛛的行為、生境和冷知識。讓我們糾正對蜘蛛的誤解,免除對牠們的恐懼。Silvy 更向大家發出挑戰:請在郊外、欄杆和森林各處,尋找2種蜘蛛物種吧!

城市林務以人為本 綠化及藍綠建設 奠定可持續發展基礎

城市林務以人為本 綠化及藍綠建設 奠定可持續發展基礎

香港01

2021-09-15

城市林務有助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啟德河改善工程便是其中一個例子。本會高級項目及保育主任羅卓文先生 (Kayson) 分享他對啟德河改善工程的看法,講述工程前後的生態轉變,亦指出了藍綠建設能對社區帶來的好處。

不分階級 各司其職 小小蟻族 築命運共同體

不分階級 各司其職 小小蟻族 築命運共同體

明報 - 副刊

2021-08-21

在生活中螞蟻十分細小,但原來一隻螞蟻能夠舉起超過自身體重400倍的東西!世界上螞蟻的種類成千上萬,牠們都有完善的分工以及良好的合作。跟從本協會的高級教育及研究主任張順智從鏡頭下一起了解牠們的族群吧。

「環」遊香港:淨海遊學

「環」遊香港:淨海遊學

香港電台普通話台

2021-08-03

你對香港的海洋有多了解呢?本會高級項目及保育主任羅卓文先生 (Kayson)考考你有關海洋生態的知識。他亦分享了城市發展和極端天氣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海洋保育資訊,以及一些探索海洋生態時的有趣經歷。

甚麼人看甚麼書

甚麼人看甚麼書

U 周刊 - Vol. 815

2021-07-09

環境教育從來都不容易,馬博士跟他的團隊由零經費的三人組織,一直堅持到底並擴展到今天的十多人團體,究竟他們背後憑着甚麼信念支撐下來?與此同時,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馬博士喜歡的書籍,是如何建構出他非一般的價值觀。

【和你講氣候變化】與馬昀祺上一課環境教育

【和你講氣候變化】與馬昀祺上一課環境教育

綠色和平 專題報導 - 氣候

2021-06-11

「萬物皆連結。」在進行環境教育活動時,本會創辦人及教育總監馬昀祺博士 Dr. Xoni Ma 必定會向受眾傳達此道理。讓馬博士向大家分享他環境教育的心得,以及如何將這些理念應用在應對氣候變化上。

馬昀祺為香港生物多樣性驕傲,以愛與環境教育守護

馬昀祺為香港生物多樣性驕傲,以愛與環境教育守護

綠色和平 專題報導 - 生活

2021-05-17

讓我們跟隨土生土長的環境教育及生態研究學者馬昀祺博士,在香港感受被大自然所觸動的感覺吧。香港雖然地小,但生物多樣性甚為豐富。馬博士希望以環境教育的方式,令更多公眾與大自然重新連結。

新品種飛蛾現東涌

新品種飛蛾現東涌

頭條日報 - 港聞

2021-04-12

在「大嶼社區昆蟲及無脊椎類大搜查」活動中有本地新發現-於梅窩出現的蜂種和東涌出現的蟑螂。另有一種灰白色飛蛾於東涌首次出現,研究顯示是為新物種。環團呼籲發展地區時該仔細規劃以達生態平衡。

大嶼罕見飛蛾或全球首例 環團憂填海趕盡殺絕

大嶼罕見飛蛾或全球首例 環團憂填海趕盡殺絕

蘋果日報

2021-04-12

於2020年,大嶼地區出現罕見飛蛾,並成為全球首例,可見香港大嶼山擁有豐富物種。惟不少環保團體擔心填海工程會造成永久的生態破壞,改變生物的棲息地,甚或殺絕本地稀罕的昆蟲物種,促請發展棕地。

環團調查:疑現新品種飛蛾

環團調查:疑現新品種飛蛾

東方日報 - 港聞

2021-04-12

一般生態調查紀錄以蝴蝶、蜻蜓為主,但於2020生年的大嶼山調查發現大量的草蜢和蒼蠅,更達過去十年所發現的兩三成。望是次調查令市民可以多關注身邊環境的高價值生物多樣性和生態。

大嶼山昆蟲調查 三物種本港首發現

大嶼山昆蟲調查 三物種本港首發現

晴報 - 港聞

2021-04-12

於2020年在大嶼山調查所收集的昆蟲及無脊椎紀錄超出預計,甚至跟公民科學網上平台iNaturalist累積的紀錄相若,更有百多種在iNaturalist香港範圍內首次錄得。本會創辦人及保育總監沈鼎榮先生就是次發現,建議加強鄉郊保護工作。

蒐大嶼山逾萬昆蟲紀錄 全球首現新種飛蛾

蒐大嶼山逾萬昆蟲紀錄 全球首現新種飛蛾

am730 - 本地新聞

2021-04-12

於上年的「「蟲」新發現南大嶼」公眾參與調查中,公眾團隊找出全球首度發現的新種飛蛾。另外找到本港首度發現的切葉蜂科小黃斑蜂屬成員和蟑螂品種。此次調查所紀錄得出的品種數量亦不少,再一次證實了香港生物多樣性,理應好好保育。

冬眠不是懶 動物保命本領!

冬眠不是懶 動物保命本領!

明報 - 副刊

2021-01-19

人類「冬眠」或許是因為懶惰,但動物冬眠就是牠們其中一種的過冬模式!而香港的冬天不太冷,本地的變溫動物很少會進入一動不動的狀態。來看看動物們在野外如何過冬吧!

Now streaming: An app guide to the unique wildlife in Hong Kong waterways

Now streaming: An app guide to the unique wildlife in Hong Kong waterways

Hong Kong Free Press

2020-11-30

本會全力贊助《香港淡水物種袖珍指南》手機應用程式發行,旨在為公眾提供全面及豐富的香港淡水河溪生境及生物資訊,推動本地環境教育,公眾可學習欣賞本地淡水生物多樣性。

《區區小節》

《區區小節》

香港電台 - 日常8點半 (12:49 - 18:35)

2020-11-26

本會透過環保基金「蟲」新發現南大嶼 - 大嶼社區昆蟲及無脊椎類大搜查,鼓勵公眾直接主動探索大嶼自然生態。今次與來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WCBSS的廖子超老師和參賽同學,與節目主持人一起在東涌進行昆蟲及無脊椎類生態調查。希望透過比賽形式,令更多公眾留意社區周遭的淡水生境及生態……

【大埔滘生態災】香港近危物種「瘰螈」被撈走 金魚街有售

【大埔滘生態災】香港近危物種「瘰螈」被撈走 金魚街有售

眾新聞

2020-11-20

疫情期間,很多人都會到郊外「抖抖氣」。今次,本會創辦人及保育總監沈鼎榮先生 (Bond) 帶大家到大埔滘自然護理區,介紹森林生物多樣性,探討遊人可能會為生態和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並分享一些環境教育的實行方法。

《用鏡頭守護大嶼》

《用鏡頭守護大嶼》

香港電台 - 日常8點半 (07:10 - 14:03)

2020-10-09

本會透過環保基金大嶼自然生態探索計劃 -大嶼.印象生態短片比賽,鼓勵公眾直接主動探索大嶼自然生態。各參賽隊伍亦以短片形式分享對大嶼的喜愛及寄望,同時希望令更多人關注這些大嶼山的「原住民」在未來發展下的去向……

蜻蜓點水被誤當嬉水獵食 專家解釋:雌性蜻蜓水中產卵

蜻蜓點水被誤當嬉水獵食 專家解釋:雌性蜻蜓水中產卵

明報 - 港聞

2020-08-16

我們去溪澗可能是因為嬉水降溫,但蜻蜓點水卻是牠們的繁殖方式!由本會創辦人兼總監之一 沈鼎榮先生帶領大家深入了解蜻蜓的習性以及觀賞他們的最佳時機吧!

外表艷麗一身臭 馬纓丹 魔鬼天使混合體

外表艷麗一身臭 馬纓丹 魔鬼天使混合體

明報 - 副刊

2020-05-21

「馬小姐」天生麗質,明艷動人,經常惹來狂蜂浪蝶。但實情她性格低調,不在乎甚少人知道她的名字,默默守在路旁……大概你也曾遇上牠,只是未認識牠而已!

川龍驚現瘰螈墳場 50米內見20屍體

川龍驚現瘰螈墳場 50米內見20屍體

風火山林 山野新聞

2020-04-07

正值大地回春之時,此時到郊外遠足定可感受到生機處處,但近日就有山友在馬路上發現不少香港瘰螈的屍體,短短50米車路上就有近20條屍體,到底牠們正面對什麼樣的危機?

快樂學習森林生態

快樂學習森林生態

ViuTV - 《環保基金特約:環友這一Group》

2019-11-27

ViuTV主持人跟本會「環保基金 快樂學習森林生態 — 桌遊.戶外.環境教育」內培訓所出的大專生導師,透過環教桌遊《森林的法則》邊玩邊學森林生態。

在最美森林 不看風景 看樹木腰圍

在最美森林 不看風景 看樹木腰圍

明報 - 常識學堂 159 期

2019-11-04

想知道一棵樹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快來學習如何進行樹木狀況研究,使用特別工具 (例如樹圍尺) 從測量樹木胸徑計算出樹木的碳吸存量!

麥理浩徑第九段⛰﹕享受・寧謐

麥理浩徑第九段⛰﹕享受・寧謐

漁農自然護理署

2019-10-31

本會創辦人及教育總監馬昀祺博士帶你走到麥理浩徑第九段的荃錦公路至田夫仔段落,放下心頭雜念,享受森林獨有的寧謐,一起來場分半鐘的森林浴。

森林 那麼遠這麼近

森林 那麼遠這麼近

U 周刊 - Vol. 723 Life

2019-10-04

對於我們這些城市人來說,森林其實也是近在咫尺。一起跟著初探香港的最大一片次森林,認識人類與森林如何相互影響和如何一起共存的小建議。

勞丕禮繪圖記錄大自然 通山跑推動環境教育

勞丕禮繪圖記錄大自然 通山跑推動環境教育

明報 - 副刊

2019-09-24

本會創辦人之一勞丕禮小姐分享了她自身的故事,從她的家庭背景、學術成就到自身經驗,了解她如何開始踏足於環境教育,,及她對環境教育看法和抱負。

森林的法則

森林的法則

樂鋒報 - 2019年4月號 第512期

2019-04-01

樂鋒報的遊玩頻道中介紹了本會所創、香港首副以本港陸上森林生態及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桌上遊戲《森林的法則》的遊戲配件、基本玩法和物種小冊子。

《南區鬆一鬆》森林遊學@薄扶林水塘

《南區鬆一鬆》森林遊學@薄扶林水塘

M21媒體空間

2019-01-29

本會導師帶領於薄扶林水塘進行的親子活動,透過不同小遊戲和小道具,讓參加者認識森林及主動發掘在內的動植物,讓小孩從小建立與大自然的美好回憶。

「倒立王」松鼠 樹上築安樂窩

「倒立王」松鼠 樹上築安樂窩

明報 - 副刊

2018-12-25

赤腹松鼠知多少? 可愛的外表,有如「泰山」般的身手,還會在不知不覺間幫忙樹木繁殖。 來讓本會創辦人之一Bond告訴你關於赤腹松鼠的有趣之處。

綠色先鋒:環保桌遊 遊戲中認識大自然

綠色先鋒:環保桌遊 遊戲中認識大自然

東方日報

2018-08-01

《森林的法則》生態桌上遊戲帶領學生離開書本,在桌上認識香港森林生境演化、環境及與生物之間的關係,從遊戲中學習與大自然相處之道。

寓教於樂 桌遊學生態

寓教於樂 桌遊學生態

U 周刊 Vol. 659 Life

2018-07-13

常言道:「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您能否在香港森林裡存活到最後?本港首套以香港陸上森林生態及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桌上遊戲《森林的法則》,一同代入本地物種,適應與市區為鄰的天然生境!

遠離郊野易抑鬱 玩生態桌遊走進大自然

遠離郊野易抑鬱 玩生態桌遊走進大自然

明報周刊 - 教育

2018-05-04

您還記得上次踏足森林是何時嗎?如果想不起來,可能您也是「大自然缺失症」的一份子!讓我們透過香港生態桌上遊戲《森林的法則》,認識本地森林物種,走進森林實地考察,一起擁抱大自然。

本地生態桌遊:《森林的法則》

本地生態桌遊:《森林的法則》

MetroPop - Issue 603

2018-04-12

拋開書本,邊玩邊學!本地生態專家研發桌上遊戲《森林的法則》,遊戲設計使複雜概念變得簡易有趣,從此愉快學習本地森林生態知識。

環境教育新勢力 專訪馬昀祺博士

環境教育新勢力 專訪馬昀祺博士

綠色力量 - 綠田野 第130期

2018-02

馬昀祺博士與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創立了「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希望為香港的環境教育帶來一點新衝擊,從此帶領大家走到戶外,置身大自然,感受學習。

草藥智慧在村間

草藥智慧在村間

MetroPop - Issue 582

2017-11-20

人文風景與植物息息相關,本會兩位創辦人兼總監Xoni 及 Bond帶領大家一同到訪大嶼山村落,從植物探索舊日生活智慧。

古道尋樹影

古道尋樹影

MetroPop - Issue 581

2017-11-20

香港後花園—大嶼山是植物寶庫,兩位本會創辦人兼總監Xoni 及 Bond帶領大家一同遊走昂平法門古道,探索大嶼植物多樣性。

大嶼山生態教室 探索日與夜

大嶼山生態教室 探索日與夜

東方日報

2017-06-29

夏日炎炎,到野外行山時不妨留意「日、夜更」生物!是次課程「大嶼山的日與夜」分為日團及夜團,走訪不同地點認識大嶼山的生物多樣性,了解不同習性的物種。

#173 環境教育的未來

#173 環境教育的未來

香港電台第五台 - 抱擁大自然

2017-01-26

作為地球村的一份子,環境教育理應融入日常生活。然而在香港,如本地環境教育專家馬昀祺博士所說,環境教育未如在台灣受到重視,顯然我們仍可做得更多更好。

綠星級環保大獎2016 - 專業組 移動教室 馬昀祺

綠星級環保大獎2016 - 專業組 移動教室 馬昀祺

路訊通

2017-01

「戶外就是最好的教室。」本會創辦人兼教育總監馬昀祺博士於2016年聯同數位本地生態專家創辦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致力推資戶外環境教育,鼓勵實地以五官與大自然互動。

【香港森林進化.影片】龍虎山看灌木林形態 樹矮、鳥類豐富

【香港森林進化.影片】龍虎山看灌木林形態 樹矮、鳥類豐富

香港01 - 社區專題

2016-11-18

走進一個林地裏,到底是樹影婆娑,還是山徑開揚?聽見各種雀鳥鳴叫,還是一片靜悄悄?森林像所有生物一樣,不同階段有不同面貌,各種特徵都有其含意……

【香港森林進化.影片】走一趟大埔滘次生林 探索林中真實面貌

【香港森林進化.影片】走一趟大埔滘次生林 探索林中真實面貌

香港01 - 社區專題

2016-11-17

大埔滘自然護理區是香港其中一片最成熟的次生林,範圍廣闊,而且路徑可貫穿林中,走一趟香港次生林,可以由白天玩到夜間,是生態的視覺盛宴。

【香港森林進化.影片】美態獨特風水林 活生生的原始博物館

【香港森林進化.影片】美態獨特風水林 活生生的原始博物館

香港01 - 社區專題

2016-11-16

香港的風水林主要是客家人居住村落的後山,數百年來村民嚴守祖訓和鄉例,世世代代守護村後樹林,亦為香港環境保育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

【中學動物解剖】茹素學生向實驗青蛙道歉 成保育博士回饋動物

【中學動物解剖】茹素學生向實驗青蛙道歉 成保育博士回饋動物

香港01 - 寵物

2016-10-20

Xoni 遇上良師,令他感受到教育對改變社會的重要;他於副學士及大專時修讀生命科學、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後來攻讀博士,更以推動環境教育為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