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一般予人恐怖的形象,但其實只要用心觀察,你都可以發現其可愛的一面。在今集《大氣候》節目中,本會教育及研究經理蘇英健博士,以及陶瓷藝術導師姚俊樺,向公眾介紹「大嶼山保育基金 富甲大嶼 濕地生態推廣教育計劃」如何鼓勵參加者在大嶼山河溪、沼澤中觀察水生昆蟲,再以陶藝藝術展現水生昆蟲的獨特線條,打破對昆蟲的誤解及恐懼(訪問節錄:0:00-33:51)。
相關藝術作品已於2024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大嶼濕地生態藝術展覽」中展出,歡迎瀏覽計劃網頁了解更多。
本會於2024年9月1日舉行的「大嶼山保育基金資助 富甲大嶼 濕地生態推廣教育計劃」成果發布會有幸獲得東網報導,展示了是次計劃的內容及生態調查活動成果。透過14次沼澤甲蟲調查及10次河溪昆蟲公民科學探索活動,本會收集到水生甲蟲的基線數據,並分析到水生甲蟲熱點及各項環境生物指標。調查更在暌違5年後再次發現香港的特有種水口水纓甲,同時紀錄到水口水纓甲在水口以外的蹤跡。
如欲了解更多,歡迎瀏覽計劃網頁。
城市中的綠化園林,除了能為人們提供休憩的地方,原來亦可以調節氣溫,同時提升城市生物多樣性。本會創辦人及教育總監馬昀祺博士在是次節目中介紹了鰂魚涌的太古中央廣場,指出當中的原生樹木,如土沉香,可以促進昆蟲傳播種子,有利城市生態發展。
本會與太古地產合作,推行了不同類型的公眾教育活動,歡迎了解更多
於2021年12月展開的「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 傳靠昆蟲教育計劃」,正式於2023年11月完滿結束!當中,「中學生昆蟲酒店設計大賽」有來自10間不同中學的39位學生參與,一共創作了10件昆蟲酒店。他們在兩個月內將作品擺放在學校觀察,除了能明白傳粉昆蟲的重要性,亦能為因城市發展而缺乏生存空間的獨居蜂提供棲息居所,具一定的環境保育價值。
另外,計劃亦包括「公民科學 – 全港傳粉昆蟲普查」,共105人於508個觀察點收集全港傳粉昆蟲數據,是次普查令我們更確定傳粉昆蟲和牠們四周環境對本地生態的重要性。
歡迎瀏覽以下報導,了解計劃調查成果:
於2020年展開的「香港蜘蛛大搜查生態教育計劃」發現兩種未曾有文獻記載在本港有所分佈的新蜘蛛物種,分別為「近管蛛科」及「管蛛科」。此外,調查亦首次發現本港疑有「黔舌蛛屬」蜘蛛出沒,屬全港首項觀察紀錄。
歡迎瀏覽以下報導,了解計劃調查成果:
受疫情影響不能到日韓賞花?其實在香港也能看到花紅柳綠的景象。跟著本會創辦人及保育總監沈鼎榮先生到香港各個賞花熱點,了解相關的開花資訊,一同欣賞各種各樣的本地開花植物吧!
本會教育主任陳思蕙小姐 Silvy 帶大家了解蜘蛛的行為、生境和冷知識。讓我們糾正對蜘蛛的誤解,免除對牠們的恐懼。Silvy 更向大家發出挑戰:請在郊外、欄杆和森林各處,尋找2種蜘蛛物種吧!
城市林務有助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啟德河改善工程便是其中一個例子。本會高級項目及保育主任羅卓文先生 (Kayson) 分享他對啟德河改善工程的看法,講述工程前後的生態轉變,亦指出了藍綠建設能對社區帶來的好處。
你對香港的海洋有多了解呢?本會高級項目及保育主任羅卓文先生 (Kayson)考考你有關海洋生態的知識。他亦分享了城市發展和極端天氣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海洋保育資訊,以及一些探索海洋生態時的有趣經歷。
「萬物皆連結。」在進行環境教育活動時,本會創辦人及教育總監馬昀祺博士 Dr. Xoni Ma 必定會向受眾傳達此道理。讓馬博士向大家分享他環境教育的心得,以及如何將這些理念應用在應對氣候變化上。
疫情期間,很多人都會到郊外「抖抖氣」。今次,本會創辦人及保育總監沈鼎榮先生 (Bond) 帶大家到大埔滘自然護理區,介紹森林生物多樣性,探討遊人可能會為生態和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並分享一些環境教育的實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