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署聲明

加強環境教育於香港學校課程的推行及其主流化

這聯署聲明主要針對現時香港學校環境教育的推行和改善,並於是次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專責小組)所制訂的初步建議公眾諮詢作為回應及意見提交。

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支持及推動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其目標是賦權學習者,使其能夠為現今以及後世代,作出明智的決定和負責任的行動,以實現一個兼顧環境保育及其整全性、且擁有經濟活力以及公義的社會,並同時尊重文化多樣性 (UNESCO, 2019a)。不過,需要強調的是,環境教育及可持續發展教育均以優質教育以及建設一個能夠與地球承載力保持平衡的社會作為願景 (Pavlova, 2013)。因此,為了有一個清晰的目標,此聯署聲明會主要集中以可持續發展教育中有關環境的取向,特別是以第比利斯宣言之中所訂立的環境教育目標 (UNESCO, 1977),作為依歸,而不會涵蓋可持續發展教育中有關社會如性別平等以及經濟如貧窮問題的部分。

我們同意專責小組於初步建議中有關價值觀教育的建議,特別是指出「價值觀教育應獲優先推行和持續檢視,以配合社會的急速變化,從而應對數碼時代新出現的問題」(Task Force, 2019)。在現今二十一世紀,人們的福祉,當然包括我們的學生,與周圍的環境(包括社會,經濟和自然環境)緊密地交織在一起,我們堅信,加強並提高其在教育中的重要程度,與專責小組賦予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完全吻合。

現時學校環境教育的加強與發展是極之重要及迫切的,因為我們只有約十年多的時間,去減少氣候變化所引致的災難影響 (CSD, 2019)。又,環顧香港政府的環境政策,比如最近的都市固體廢物政策及長遠減碳策略,環境教育都是各項政策的核心,加強學校環境教育的推行及其主流化,只會促進此類政策的實施。另外,環境教育亦是現時全球各國所推動的教育目標與責任。香港作為世界頂尖先進城市,應該起一個帶領作用,成為全球環境教育的標竿。可惜,現時香港環境教育的發展及推動,已大大落後於其他已發展地區。

而且,環境教育的推行亦帶來各種好處,包括加強對於正規課程的學習以及環境知識的增長。同時間對於培養二十一世紀的能力,包括批判思考、言語表達、分析能力、解決問題及高層次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Ardoin, et al., 2017)。環境教育亦可提升學習動機,以至改善對於環境的態度與行為。實證亦指出多接觸環境及大自然對於個人正面成長,包括培養自信、自我效能、自我價值及個人健康有著重要聯繫,而對於各教師、學校以至社會,都有很多不同的好處(Ardoin, et al., 2017, Dillon & Dickie, 2012, Rickinson et al., 2004)。

要有效推行環境教育,就必需要做到最重要的三種取向,包括認識環境的教育(education about the environment)、置身環境的教育(education in the environment)以及關心環境的教育(education for the environment)。所以,無論是設計活動以至學校課程,能否落實這三種取向,會是環境教育可否有效推行的關鍵。

我們明白現時憑著跨學科方式來推動校本及體驗模式的環境教育活動 (EDB, 2016),「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已在不同學校層面,由幼兒教育至中學,融入至不同學科的課程之中」(EDB, 2010)。 但是,現時環境教育在學校課程之中,只是旁枝而不受重視 (Ma, 2019)。真正推行環境教育的方向亦只偏向認識環境的教育取向,而置身環境以及關心環境的教育取向,則甚為缺乏及需要大力推動(Ma, 2019)。現時學校實施環境教育有很多困難影響其成效,包括:學校課程緊迫以致缺乏時間、教師工作過於繁重、缺乏學校管理層的支持、缺少教師間的協作與支持、教師缺乏環境教育的專業知識及技能以及缺乏財政資源等。

因此,根據「香港環境教育建議書」(Ma, 2019) 以及各本地環境教育專家的意見,為了推動學校環境教育的實施,此聯署聲明於六個層面(政策及管治、課程、學校、教師培訓、研究及與外間協作),一共提出15 項建議。

以下是各項建議:

願景:學生的全人和價值觀發展必須強調樹立全球公民意識,透過此意識的建立,學生將具有基本及重要的素養和能力,以應對全球環境和社會經濟威脅,並建立一個人與人、人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美好未來。

政策及管治層面
作為亞洲國際都會,香港的教育政策必須充分強調實踐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s) 的全球公民意識,其中必須包括全面、獨立且具前瞻性的有關環境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章節 (UNESCO, 2019b)。而所有學校在制定自己的校本政策/計劃時都必須充分兼顧有關可持續發展和自然保育的考量。

  • 訂立香港首份環境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政策及行動策略,並使其在社會各層面中,以全面、具參與性及賦權的環境教育,作為核心的重要位置。外地例子包括愛爾蘭的「The National Strategy o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Ireland, 2014- 2020」(DES, 2014) 以及澳洲的 「Living Sustainably: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s National Action Plan for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2009)。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會員國建立及加強「一個可持續發展教育的跨部門委員會、政府協調機關以及多方持分者工作小組或平台」(UNESCO, 2014, p.57) ,以督導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實施。因此,必須設立一個高層次的委員會,包括教育局、環境局、大學、環境教育團體和學校的代表,專責督導香港整體可持續發展教育及環境教育於正規教育各學校層面的長遠發展。
  • 於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重組架構,並設立一個新的獨立組別專責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及環境教育,並提供足夠的專業支持和資源以促進其教育成效。

課程層面
環境教育應獲優先推行,尤應加強在環境中學習(戶外教育)。可持續發展必須融入中小學課程,並參照國際標準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

  • 必須加強環境教育的推行,並使其於各價值觀教育的範圍中,優先推行。學校應有更多時間實行環境教育,特別是在大自然中學習。外地例子包括,在澳洲的學校課程中,可持續發展是其三大重要跨學科範疇之一 (ACARA, 2019)。而戶外教育則是蘇格蘭學校課程中的主要教學方式 (Learning and Teaching Scotland, 2010)。
  • 在所有學習領域中,檢視及增潤可持續發展的元素,為學生提供機會,使其成為具備應有知識、積極參與、注重環保的全球公民。<學校環境教育指引>(CDC, 1999)應予以檢視及更新,以切合現時課程及情況以提供明確及合時的資訊給各學校及教師參考。
  • 在推行全方位學習和STEM / STEAM教育之時,必須強調其與環境教育有關的脈絡與目標。全方位學習需要支持環境教育中在環境中學習的取向。而學生應能夠理解和應用STEM / STEAM作為幫助建立一個更好的社會的重要工具,並且在STEM / STEAM教育中,特別強調其對於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學校層面
可持續發展是全世界社會追求的共同價值,而學校則是社會的縮影。因此,在香港學校中,全校參與一直是學校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法。學校必須制定校本的可持續發展政策,包括訂立明確目標和成效指標,並分配足夠的人手以確保所有相關工作及教學均達到本地和國際標準。

  • 可持續發展及自然保育的元素必須成為學校政策和三年計劃的一部分。
  • 允許足夠資源,使學校能任命一位獨立的環境教育教師以督導及協調學校的環境教育,其等級與學校課程統籌主任相似。
  • 修訂並整合類似的學校計劃,以確保其目標與國際公認的標準緊密結合,包括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巴黎應對氣候變化協定》,以達更廣更大的環境教育成效。這些計劃包括環境運動委員會主辦的香港綠色學校獎、學生環境保護大使計劃和相關計劃,以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的學校獎勵計劃、學校外展計劃和可持續發展大使等。

教師培訓層面
於職前教師培訓,在職教師的持續專業發展和學校管理培訓中,可持續發展必須被視為培訓的關鍵領域,使教師具備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以為學生和學校開展相關的教育活動。

  • 環境可持續性成為在職教師持續專業發展的必修主題。加強教師的學習圈、實踐社群及由教育局協調的交流小組,並使其得到外間機構的支持。
  • 鼓勵和支持大學發展針對可持續發展和自然保育的職前教師,在職教師和學校管理培訓課程。

研究

  • 教育局應開展和促進對香港環境教育的研究。有關環境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研究應優先獲得政府資助,例如優配研究金(GRF)、優質教育基金(QEF)、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ECF)、可持續發展基金(SDF) 等。另外,應促進政府、學校、大專院校和專業環境教育組織之間的合作,以進行全港性的環境教育研究。海外的例子包括EfS項目,該項目由澳洲教育署於2012年,委託澳洲可持續發展教育聯盟(AESA)進行,旨在查找、確定、推薦和促進改善可持續發展教育融入學習的方法,並將其作為澳洲學校課程下所有學科領域的跨課程優先事項 (AESA, 2014)。

與外間協作
教育局必須帶頭協調或/和整理政府、私營機構、學術界和非政府組織的可用資源,以支持學校發展、實施、監督和評估與可持續發展有關的活動。

  • 在不同地區建立地區為本的環境教育資源和野外學習中心。此外,漁農自然護理署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等部門應與外間機構合作,以善用其場地設施,例如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和市區公園,開展以地區為本的環境教育計劃。
  • 建立學校與外間組織的夥伴合作關係
  • 於優質教育基金(QEF)及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ECF)下,設立一個專門為學校實施環境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新資助部分。

我們敦促專責小組和政府認真考慮和採納這些建議,以促進社會的進步及實踐可持續發展,並表現出我們在應對世界環境問題的領導能力、熱誠及責任感,使香港成為世界城市的榜樣。

參考資料:

(ACARA) Australian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uthority. (2019). Cross-curriculum priorities. Available at: https://bit.ly/2srXkjI
(AESA) Australia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Alliance, 2014.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and the Australian Curriculum Project: Final Report for Research Phases 1 to 3. Melbourne: AESA. Available at: https://bit.ly/2VkfMrT
Ardoin, N. M., Bowers, A. W., Roth, N. W. & Holthuis, N. (2017).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K-12 student outcomes: 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49(1), 1-17.
(CDC)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1999). Guidelines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Schools. Hong Kong: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HKSARG.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2009). Living Sustainably: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s National Action Plan for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Canbarra: 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 Water, Heritage and the Arts, Australian Government. Available at: https://bit.ly/33bAdtI
(CSD)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9). Long-term Decarbonisation Strategy Public Engagement. Hong Kong: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KSARG.
(D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2014).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The National Strategy o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Ireland, 2014- 2020. Dubli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Ireland Government. Available at: https://bit.ly/2LVo1ri
Dillon, J., & Dickie, I. (2012). Learning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Review of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nd barriers (Vol. 092). Natural England Commissioned Reports.
EDB (Education Bureau). (2010).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Schools. Hong Kong: The Education Bureau, HKSARG.
EDB (Education Bureau). (2016). Environmental Report 2016. Hong Kong: The Education Bureau, HKSARG.
Learning and Teaching Scotland. (2010). Curriculum for excellence through outdoor learning. Scotland: Learning and Teaching Scotland, Available at: https://bit.ly/QxUTXq
Ma, K. K. (2019). Proposal for Hong Ko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Hong Kong: Outdoor Wildlife Learning Hong Kong. Available at: https://bit.ly/2lOp95e
Pavlova, M. (2013). Towards using transformative education as a benchmark for clarifying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19(5), 656-672.
Rickinson, M., Dillon, J., Teamey, K., Morris, M., Choi, M. Y., Sanders, D., & Benefield, P. (2004).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Outdoor Learning. London: National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King’s College London.
(Task Force) Task Force on Review of School Curriculum. (2019). Task Force on Review of School Curriculum – Consultation Document. Hong Kong: Task Force on Review of School Curriculum
UNESCO. (1977). 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Final Report. Paris: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2014). Shaping the Future We Want UN 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5-2014) Final Report. Paris: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2019a). What is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ris: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Available at: https://bit.ly/2SbswiM
UNESCO. (2019b). SDG 4 – Education 2030 Part II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9. Paris: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聯署團體 /人士 (按英文字母順序):

生態協會、生態巴士、香港大學學生會理學會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學會、螢火蟲保育基金會、香港地球之友、綠色力量、野外動向、香港自然生態論壇、香港兩棲及爬行動物保育基金 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自然脈絡、遊沐、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嗚鴉自然教室、嶺南大學科學教研組、綠惜地球、香港觀鳥會、低碳本地遊

鄭雅儀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系助理教授
侯智恒博士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首席講師
郭志泰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榮譽專業顧問
林超英皇家氣象學會榮譽會士
林之樂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總監 & 香港可持續校園聯盟臨時召集人
羅文雪博士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講師
羅惠儀博士香港大學首席講師
Mark A. McGinley教授嶺南大學教授(教學)及科學教研組主任;核心課程及通識教育主任
談儉邦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
黃志強聖言中學校長
黃昌榮教授香港浸會大學教授
葉穎欣博士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高級講師

查詢:

馬昀祺博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環境教育)
xonima@owlhk.org

北美環境教育學會EE 30 Under 30

二零一九年十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