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交流及共創

政策倡議

促進業界之間交流,與不同持分者推動環境教育多元發展及主流化
更新香港《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公眾諮詢 — 本會意見提交

更新香港《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公眾諮詢 — 本會意見提交

適逢香港政府於2025年5月12日至7月11日期間就更新香港《 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 》( BSAP )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本會發表及提交了相關意見,以推動本港生物多樣性政策發展。

Nurture via Nature: 香港學童自然連結感研究及戶外環境教育推廣計劃 — 與自然為「五」承諾及「自然自在」承諾

Nurture via Nature: 香港學童自然連結感研究及戶外環境教育推廣計劃 —
與自然為「五」承諾及「自然自在」承諾

本會很榮幸得到太古集團慈善信託基金的資助,開展「Nurture via Nature: 香港學童自然連結感研究及戶外環境教育推廣計劃」,推行本港首個大型「學童自然連結感」和「小學戶外環境教育」的基線調查,並配合一系列的倡議及宣傳活動。

2008年出版的書籍《失去山林的孩子》提出「大自然缺失症」,講述人們正與自然環境脫節。而大自然缺失症有機會導致兒童漠視自然環境,容易患上專注力問題和出現抑鬱等精神障礙,亦更容易引起某些身體毛病,如近視和肥胖症。

為此,我們在2023年7月至2024年5月發起「與自然為『五』」承諾,鼓勵各位嘗試利用我們建議的方式到訪「大自然」,享受自然的好處。

另外,為推動更多人接觸大自然,我們亦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5月發起「自然自在」承諾,同時推廣「大自然挑戰」活動。參加者只要簽署承諾,並分享與大自然的故事點滴到社交平台,便有機會獲得本會設計的精美生態襟章。

香港環境教育建議書

香港環境教育建議書

我們只有約十年多的時間,去緩減氣候變化所引致的災難影響。對於整個社會而言,環境教育的加強、發展以及在正規教育的主流化,是極之重要及迫切。

現時香港環境教育的發展及推動,已大大落後於不少已發展地區。在本港學校課程之中,環境教育只是旁枝而不受重視。真正實行環境教育的方向亦只偏向認識環境的教育取向,而置身環境以及關心環境的教育取向,則甚為缺乏及需要大力推動。

聯署聲明 – 加強環境教育於香港學校課程的推行及其主流化

聯署聲明 –
加強環境教育於香港學校課程的推行及其主流化

適逢「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就中小學課程初步建議進行公眾諮詢,本會創辦人及教育總監馬昀祺博士促成了香港首份就環境教育的聯署聲明,作為回應及意見提交。聯署聲明的內容除了是基於馬博士發表的「香港環境教育建議書」外,亦包括本地不同環教學者及前輩的意見。

最後長達四頁的聯署聲明中,於短時間內,一共18間機構(包括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另外發信)以及12位學者及前輩支持。聯署聲明的重要,除了推動政府推行環教及其在正規教育的主流化,更加的是,訂立了一個共同及清晰的環教方向,在未來逐步共議共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