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資優教育學苑主辦,本會協辦的環境科學課程(程度四)—與自然同行:生態保育領航員於2022年10月完滿結束!課程總共有35位中一至中五的香港資優學苑學員參與。整個課程分為三個階段,同學首先認識香港本地生態及生物多樣性,然後親身探討不同自然保育議題,最後以小組形式計劃和實踐生態保育項目。
本課程旨在令資優學生掌握本地生態保育的知識外,亦透過生態保育項目賦權(empower)同學實踐所學。親身實踐可以提升同學獨立解難的能力,同時促進反思學習(reflective learning),培養保護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的良好價值觀,令環境教育實行得更。
【第一階段】了解現況:香港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基礎訓練
課程於2022年5月至6月舉行一系列培訓日,每次以各個本地生境作主題,包括城市、潮間帶、淡水生態等。OWLHK導師帶領同學透過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去認識香港寶貴的自然生態及生物多樣性,了解香港的基本生態知識,為下一階段做準備。

課程開始前每位同學獲贈課程手冊及「天書」香港生態情報各一本。

本會創辦人及教育總監馬昀祺博士為大家簡介課程目標及內容。

以桌上遊戲《森林的法則》帶同學體驗本地動物如何在各樣生境存活。

同學親身走入大埔滘林區試當一日森林研究員!

只要駐足蹲下,就會發現潮間帶有著各式各樣生物等待我們學習。

夜間到訪流水響水塘尋找夜行性的兩棲類及爬行類動物。
【第二階段】找出問題:人與自然 — 探討香港生態保育議題
到正值暑假的8月,課程第二階段的六個培訓日再以不同保育議題為主題,如城市林務、海廢問題、野生動物貿易等。同學親身去了解各個議題之餘,學習多樣化的保育方法,例如桌上遊戲設計、海鮮巿場調查、手工工作坊,裝備同學以多元化的技能設計及建構之後的生態保育項目。

以大埔巿區作定向遊戲版圖,學習城市林務及可持續生活!

兩爬大使接觸活動成為了不少同學的初嘗試!

親身到訪荔枝窩村落,了解鄉村生活與植物的關連。

同學在書籤上描繪的洛神花唯俏唯妙呢!

乘坐玻璃底船在海下灣海岸公園觀賞本地的珊瑚群落。

原來在海鮮巿場也可以進行生態保育研究!
【第三階段】找出辦法:構思及實踐生態保育項目
在跟組導師的指導下,同學於9至10月期間以小組形式進行構思、計劃及實踐生態保育項目,當中項目包括生態影片拍攝、桌上遊戲設計、鸚鵡巿場調查,完成後更在生態保育項目成果發佈會與各嘉賓及家長匯報所習得的成果,將知識轉化為漂亮的作品,向更多人推廣保育的訊息!

生態保育項目成果發佈會邀請各界嘉賓及家長到來,欣賞同學在課程習得的成果。

同學正為大家介紹自己的生態保育項目目標及成果。

香港觀鳥會副總監胡明川小姐當日到來為同學帶來不少寶貴的建議及鼓勵。

家長們亦十分踴躍對同學的匯報作出回饋!

會後亦有自由交流環節,同學正為嘉賓香港生態攝影師馮漢城先生介紹自己的作品。

嘉賓、家長與同學更深入討論有關生態保育項目的內容及如何延續保育項目的影響力。
優秀生態保育項目
第一組
昆蟲酒店製作
同學在導師指導下親手製作昆蟲酒店。
新開張的昆蟲酒店!
昆蟲酒店建築師與其作品合照。
成果發佈會當日還準備了一張海報說明製作昆蟲酒店的因由與目標。
第三組
城市雀鳥桌上遊戲設計
同學在生態保育項目內實踐已有技能 — 3D建模,去製作桌上遊戲使用的棋子。
成果發佈會當日展示出《城攻鳥》桌上遊戲的初版。
棋子設計見盡同學心思,模型是以本地6種城市雀鳥作藍圖!
每張事件牌都是建基於現實中城市雀鳥日常面對的情況!